首页 >健康科普 >
低热、乏力、咽痛…...这是“二阳”了吗?专家推荐中医药防治指南
发布时间:2023-06-10  来源:宏韵中医

  发热、咽痛、乏力......,是“二阳”了吗?今天,就来与大家说说“二阳”的症状、用药建议以及预防方。

  01

  放宽心:“二阳”症状整体较轻

  说到自己“首阳”的经历,不少人仍心有余悸,“冰火两重天”的发热怕冷、“凌迟剌全身、虫子啃骨头”的全身疼痛、“吞刀片”般的咽痛、“水泥封鼻”以及后续的“宝娟嗓”。不过,根据近期对临床大多数二阳患者的观察,就发现,二阳症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的。

  “二阳”多以发热起病,大部分会伴有咽痛,发热程度不高,一般在38.5℃以下,维持2-3天,也有持续低热一周的。发热时怕冷没那么明显、易出汗,剧烈头痛、全身疼痛等情况较少。

  大部分有头晕及全身乏力情况,而且乏力症状特别明显,可有轻微的肌肉或关节酸痛,部分患者有胃纳差、呕吐腹泻等症状,但常能自行改善。

  后期也有咳嗽、鼻塞流涕等症状,甚至味觉减退,但症状并无“首阳”时严重。

  而针对大家最关心的“二阳”重症情况,虽然“二阳”症状普遍较轻,但也有部分转为重症的情况,主要是年龄较大,或者平时有基础病的人群,如糖尿病、慢阻肺、慢性心功能不全、慢性肾病等,还是需要家里人多加留心。

  对于首阳的朋友,可能也会担心会不会症状很严重,其实不管是首阳还是二阳,症状相差不会太大,部分患者发热程度会高一些,转阴时间会偏长,但是大部分症状是比较轻的,所以未阳的朋友们也不用过于紧张。

  02

  有妙招:中医药辨证论治更有效

  从中医角度看,临床“二阳”患者多为舌白腻或黄白腻,虽仍以“寒湿”为患,但寒已明显减轻,而以湿为重,大部分有寒湿郁而化热的情况。

  寒湿之间的转变主要与气候不同相关,去年底正值冬天,寒邪较重,到了夏天气候炎热,又是雨季,湿热之气蒸腾,再加上岭南地带,土薄湿重,二者相加,故感染后常表现以湿邪为主,兼有郁热。

  在用药上,如以恶寒发热、头晕头痛、全身乏力、纳差,舌淡红苔薄白等寒湿在表为主要表现的,常用败毒散加减;

  如以发热咽痛、口干、胸闷、乏力、纳差,舌红苔黄腻为主要表现的,常用甘露消毒丹加减,偏湿重者用三仁汤,常能取得良好效果。

  当然临床也要根据病人体质不同,进行辨证加减的。

  肖秋生强调,感染新冠病毒后不建议患者自己乱吃药,尤其不要服用过多发汗类药物或苦寒类中成药;切忌:发热即吊针,咽痛即服用抗生素,联合服用多种感冒药物。

  · 特别提醒 ·

  “二阳”的主要症状为低热、头晕、全身乏力、肌肉酸痛、胸闷、纳差、呕吐腹泻等,如果大家出现该类症状,建议在家里自行测一下抗原,多休息、外出戴口罩,以防交叉传染。

  如果抗原为阳性,最好能及时到医院就诊,中医药治疗对新冠病毒感染疗效确切,能明显减轻症状,加快转阴,预防传变。

  对于有糖尿病、慢阻肺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病的老人,尤其要注意,这类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往往无明显发热、咽痛、咳嗽咳痰等症状,仅仅表现为不想吃东西或者头晕、疲倦乏力、胸闷气短,此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,否则时间长了可能存在发展为重症的可能。

  03

  快收藏:预防“二阳”有食疗

  那么,如何预防二阳呢?现已到炎热的夏季,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好脾胃。《黄帝内经》记载,“夏三月,此谓蕃秀,天地气交……”也就是说,夏天阳气都在外面,脏腑阳气是虚弱的,此时千万不要贪凉,大量饮用冷饮或食用冰冻水果,这样容易伤脾胃,脾胃虚则易生湿。

  日常饮食中,我们可服用一些健脾祛湿的中药食材,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好了,抵抗力自然就好了。

  茶饮推荐

  健脾祛湿茶:藿香、薄荷、茯苓、淮山、生姜各15克,养生壶加入1L水,加入以上药物,煮30分钟即可饮用。

  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,适合脾虚湿重的朋友饮用;对于正常体质的人群,夏天饮用也有健运脾胃的作用,有利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。

  预防药膳

  藿香15克、白术10克、党参15克、淮山30克、生姜15克、桔梗15克、薏仁20克、炙甘草15克,放1.2L水煲45分钟,可全家饮用。

  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祛湿的作用,能补益脾胃,提高抵抗力。

  穴位保健

  每日可按摩足三里、太冲,每个穴位按摩10分钟。

  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的作用;太冲穴可平肝熄风、清热利湿、通络止痛。经常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健脾益气、清热祛湿,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。

上一篇:  夏天没胃口?试试这三款汤水,孩子也爱喝
下一篇:  夏补阳,“火上浇油”也养生
联系电话:020-62875366 预约挂号:18998432074 投诉电话:020-62875360

粤ICP备2022044198号-2网站地图

粤公网安备44010602012122